彩裳蜻蜓_雄1.JPG

說到擁有漂亮翅膀的昆蟲,人們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蝴蝶,紅橙黃綠藍靛紫,各種顏色都能在蝴蝶翅膀上找得到。而蜻蜓翅膀給人的印象則是有如蟬翼般透明,沒有絢麗的色彩,不會和漂亮聯想在一起。其實蜻蜓之中,也不乏擁有漂亮翅膀的種類,而其中的佼佼者,就是彩裳蜻蜓。

文章標籤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灰影蜻蜓_雄_停棲1.JPG

黃昏,大部分的蜻蜓都準備找地方休息過夜時,卻有三種蜻蜓選擇在這個時候出來活動,接管那些白天活動的蜻蜓的領空,開始在水塘邊來回巡弋,這三隻蜻蜓分別是:

文章標籤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侏儒蜻蜓_雄1.JPG

蜻蜓的成蟲體色多變,除了雌雄不同之外,體色還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,初羽化、未熟、成熟、老熟,這些時期的顏色都不太一樣,這大大增加了蜻蜓辨識的難度。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黑面琵鷺群2.JPG

COVID-19疫情在台灣轉趨嚴峻,五月十五日起,全台進入三級警戒,五月十九日起,學生開始停課在家線上學習,我也跟著停止所有外出賞鳥拍鳥活動。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黃頭鷺.jpg

黃頭鷺,在台灣常見的留鳥。常見於農田,又稱牛背鷺,過去常停在水牛身上,現在則是常常跟在鐵牛車的後面,等著撿食被鐵牛翻土翻起的小蟲。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青足鷸與小青足鷸1.JPG

水鳥的辨識一直是相當困擾我的課題,尤其是鷸鴴科的鳥類,身上都是灰褐的色調搭配黑棕灰的斑點,而且通常距離很遠,想要辨別牠們,實在不容易,就拿最常見的青足鷸和小青足鷸來說吧,圖鑑上說牠們的辨識重點是: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黦鷸與小白鷺.jpg

四月,候鳥一波波飛抵台灣,又一波波飛離。台灣位於「東亞-澳大利亞」候鳥遷徙路線上,在這段期間,就像是繁忙的機場,南來北往的大小飛機...我是說飛鳥,就在這裏忙碌地起降、補給。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唐白鷺飛行.jpg

唐白鷺,台灣不常見的過境鳥,依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的紅皮書標準所評估的類別是「易危」,在台灣被列為第二類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,由於棲地的喪失,全球估計僅剩三千多隻,比黑面琵鷺還要少。牠的繁殖地在俄羅斯、朝鮮半島、中國大陸,度冬地點在菲律賓地區,台灣位在牠的遷徙路線上。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水晶蘭

往李棟山古堡的路曲折幽靜,沿途春花盛開,前方是滿樹粉紅的西施花,腳下是灑落一地的烏皮九芎花朵,身邊的呂宋莢蒾散發淡淡幽香,大葉溲疏的白色花朵招來許多蝴蝶蜜蜂,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兒,讓人眼光不知道該放在哪兒好。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東方白鸛.jpg

三月,冬候鳥開始北返,牠們有的從南方飛來,在台灣稍作停留,補充體力,準備飛回北方的家鄉;有些在台灣渡冬的,換上了亮麗的繁殖羽,準備衣錦還鄉。這一段時間,台灣海邊、山間出現許多美麗的過客,吸引賞鳥人們背起相機,上山下海追鳥去,正在執行觀鳥大年的我,當然也要跟著去。

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