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紅脈蜻蜓_未熟雄1.JPG

當第一道東北季風吹來,到海邊尋找紅脈蜻蜓 Sympetrum fonscolombii 已經成為我每年秋天的固定儀式,如同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一樣。

紅脈蜻蜓,雄蟲身體紅色,腹部末端第八九節背面有黑斑,臉紅色,腳有縱向黃色細線。

紅脈蜻蜓_雄3.JPG

紅脈蜻蜓_雄1.JPG

紅脈蜻蜓_雄5.JPG

雄蟲翅膀的翅脈為紅色,因而命名為紅脈蜻蜓

紅脈蜻蜓_雄_翅脈.JPG

雌蟲身體黃色,腹部側面有兩道黑色細線,尾端第八第九節背面有黑斑,腳有縱向黃色細線。

紅脈蜻蜓_雌1.JPG

紅脈蜻蜓_雌2.JPG

台灣秋天的海邊有另一種蜻蜓--高翔蜻蜓,和紅脈蜻蜓長相類似,也是雄蟲紅色、雌蟲黃色,不過高翔與紅脈各有明顯的辨識特徵,兩者不容易搞混。高翔蜻蜓的特徵請參考這篇


紅脈蜻蜓並不在台灣完成整個生活史(指卵、水蠆、蜻蜓這三個階段),僅成蟲在秋季乘著東北季風,從北方飛來到台灣。這樣的蜻蜓被稱為「迷蜓」,也有人幫牠們取了一個更有詩意的名字「秋候蜓」。雖然被稱為「候蜓」,但是紅脈蜻蜓並非像候鳥一樣,會定期在台灣與亞洲其他地區往返,東北季風只提供單程票給紅脈搭乘,牠們到了台灣就回不去原本生長、羽化的地方了。

這樣小小的身軀要飛越幾百公里的海洋來到台灣,可以想見會有多麼艱辛,除了天候與體力的考驗,還有各式各樣的掠食者隨時準備讓牠們的旅程提早結束。

紅脈蜻蜓_食蟲虻.JPG

抵達台灣的紅脈蜻蜓,便在海邊的雜草叢中停留。

紅脈蜻蜓_雄2.JPG

紅脈蜻蜓_雌3.JPG

牠們千里迢迢,長途跋涉來到這裡,不去找個水草豐美的溼地湖泊休息,卻留在海邊與烈日和強風對抗。每次看牠們頂著太陽,忍受海風吹襲,都很納悶牠們到底在堅持甚麼?是什麼原因讓牠們願意冒險飄洋過海,來到遙遠的南方?又是甚麼理由讓牠們留在險惡的海邊逆風飛翔?

也許是為了開拓新的生活空間來到南方,也許是想從下一批抵達的冒險者口中詢問家鄉的消息所以留在海邊...也許有其他的原因,其他的理由,可惜紅脈蜻蜓不會告訴我們。

紅脈蜻蜓_雄4.JPG

無論有什麼理由和原因,我希望有一天這謎樣的紅脈蜻蜓會喜歡上這片土地,留下來繁衍下一代,讓我們不只在東北季風吹拂的季節看見牠們乘風飛翔的身影。

紅脈蜻蜓_未熟雄2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