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是豐收的一個月,充滿驚喜。
首先由迷鳥【沙䳭】在三重水漾公園揭開序幕。
沙䳭在台灣的紀錄僅有寥寥幾筆,算是超級大迷鳥,引來大批愛鳥人士朝聖,一兩百人在同一地點拍一隻小鳥,難免會有糾紛:「先生你擋到我了」、「這個位置我先來的」、「那位小姐妳靠太近了,會把鳥嚇跑」、「不要追鳥啊,越追越遠,你懂不懂鳥的習性啊」,「你不要站在對面拍嘛,這樣我景中有你、你景中有我,站過來我們這邊才順光啊」、「這鳥你家的喔?你管我這麼多」。賞鳥本是休閒,可是這些爭執讓拍鳥變成一件不愉快的鳥事,拍鳥的人除了學習分辨鳥種之外,也要學習拍鳥禮儀啊。
沙䳭和另外兩隻鳥,漠䳭、穗䳭長相近似,要從尾羽黑白分布的形狀與比例分辨,因此拍飛行時的尾羽樣貌很重要。
接著由另一隻迷鳥【白鶴】,在宜蘭接棒演出。
這是台灣第二筆白鶴的紀錄,上一次紀錄是佔盡新聞版面金山小白鶴,那次是亞成鳥,這次來的則是成鳥,當然又引發賞鳥界一陣騷動。一大群拍鳥人士開車把田間小路幾個水洩不通,引起當地居民不滿,里長、警方都出面協調停車秩序。拍鳥的人該有點公德心,不要把自己賞鳥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。
白鶴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被列為「嚴重瀕臨滅絕」,臺灣的「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」則列為第一級「瀕臨絕種野生動物」。這隻白鶴的出現甚至引起宜蘭縣長的關切,協調附近農田不灑藥維護白鶴的安全,顯見其珍貴。
接著到大園看過境的黑喉鴝,今年黑喉鴝的數量不少,到處都有牠的鳥訊,這隻是雌鳥,比較大方願意靠近人,雄鳥顏色較豐富,可惜比較害羞,沒有拍到滿意的照片。
田寮洋濕地則是看過境鵐科的重點地區,很多人在這邊看了四、五種鵐科的鳥,可惜我的緣分不夠,只看到三種,分別是紅臉的小鵐
黃色眉毛的黃眉鵐,
還有臉不黑的黑臉鵐。除了黑臉鵐會在台灣過冬之外,其他的鵐科都是過境鳥,這個月已是秋過境尾聲,此時沒看到,就要等春過境才能再見到了。
金山清水濕地出現了我今年還沒看到的白琵鷺。一定要去看看增加一種鳥種紀錄。
除了白琵鷺,金山清水濕地還有一對已經住了一年的東方白鸛,這一趟可以一起觀察。
從體型來看東方白鸛還比白琵鷺大上一號,兩隻捕魚的方式也不一樣,白琵鷺捕魚方式和黑琵一樣,嘴巴放在水中,頭左右搖動,搖啊搖啊,就會捕到魚了。東方白鸛則是嘴打開,把張開的喙當作魚叉,頭部重複抬起、放下的動作,叉叉叉,就會捕到魚了。
白琵鷺,長相和黑面琵鷺很相似,但黑面琵鷺臉上黑色裸皮範圍較大,白琵鷺僅眼先至嘴基成黑色線狀。在台灣,白琵鷺出現的數量比黑面琵鷺少。這一趟很幸運拍到白琵鷺飛行的樣子,姿態優雅。
金山清水濕地的兩隻東方白鸛已經住在這裡一年了,最近常常會表演愛之舞,兩隻的感情看來不錯,希望未來會傳出在台灣繁殖的好消息。
到金山水濕地,自然要到附近的金山青年活動中心逛逛,找找過境的鶇鶇。別人都看到好幾種鶇,我只看到一群二十多隻的斑點鶇在雀榕上大快朵頤。雖然只看到一種鶇,可是一大群在雀榕上這麼上上下下飛來飛去,看了還是挺過癮的。
這個月跟猛禽挺有緣分,分別在金山清水濕地和田寮洋濕地看到許多黑鳶飛翔。曾有一段時間黑鳶在台灣瀕臨滅絕,還好有心人士不斷努力,才讓黑鳶族群起死回生(有興趣者可以看【老鷹想飛】這部紀錄片)。現在看到一群一群的黑鳶在北海岸天空飛行,很替牠們開心。
在宜蘭的五十二甲溼地,我們驚喜地發現東方澤鵟在空中懸停尋找獵物,驚起一大群的小水鳥。
也看到魚鷹衝水捕魚,最後捕條大魚笑哈哈,我們在一旁也拍照拍得笑哈哈。
除了跑外地賞鳥,自家附近也看了不少鳥。在頭前溪畔幸運拍到翠鳥展翅瞬間。
也在金城湖守候,終於捕捉到花雀的身影。
拍花雀的附贈品,一群圓滾滾,Q到爆炸的粉紅鸚嘴。
玩觀鳥大年的這幾個月拍了好多特別的鳥,可是常見的鳥都沒有拍,趁現在稻子成熟了,稻田裡擠滿麻雀,幫牠們拍一張熱熱鬧鬧的團體照吧。
本月的e-Bird來到256種,比上月增加了 13 種,還多了兩種迷鳥等級的鳥,算是大豐收的一個月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