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裳鳳蝶_雌1.jpg

黃裳鳳蝶是清華蝴蝶園的明星蝶種,很多朋友到蝶園,為的就是一睹牠的風采,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黃裳就是在蝶園,當時驚豔的程度,可比在路上遇到志玲姐姐那般激動。牠的體型大,色彩艷麗,黑黃相間的翅膀搭配胸前一片鮮紅非常搶眼,飛行速度不疾不徐姿態優雅,穿梭在花叢就像一道有生命的陽光,熠熠生輝。

只要天氣好,清華蝶園幾乎一年四季都看得到牠的身影,就算天氣不好,也可以在食草上面找到幼生期階段的卵、幼蟲和蛹...等,帶著相機多跑幾趟,勤快加上一點運氣,很快就能把黃裳鳳蝶的一生完整紀錄。

牠的一生,就從卵開始說起吧。交尾後的雌蝶,會在幼蟲的食草馬兜鈴葉子上(通常在葉背),產下一顆又一顆,外型像蛋黃酥的卵,黃裳鳳蝶體型在台灣蝴蝶中排在前幾名,卵的大小也是名列前茅,直徑可達 2mm。

黃裳鳳蝶_卵.jpg

幼蟲孵化之後,就吃馬兜鈴長大,馬兜鈴帶有毒性,吃馬兜鈴葉片的黃裳鳳蝶幼蟲身上也因此帶有毒性,幼蟲身上黃黑相間鮮明的警戒色,就是警告掠食者不要輕舉妄動。幼蟲全身長滿肉棘,活像一隻海參,終齡體長可達八公分,這麼大一隻,要是被怕毛毛蟲的人看到,通常會引來驚聲尖叫。

黃裳鳳蝶_幼蟲1.jpg

除了在身上蓄毒,黃裳幼蟲還有一個嚇阻敵人的招式,遇到危險時會從頭部吐出兩條黃橙色的臭角,發出難聞的氣味讓敵人聞風而逃。

黃裳鳳蝶_幼蟲4.jpg

終齡幼蟲準備化蛹時,便會吐出絲線,把自己固定好,弓起身子準備變身。

黃裳鳳蝶_前蛹.jpg

化蛹之後,外觀從全身長刺耀武揚威的模樣,變身成枯葉般低調的型態。

黃裳鳳蝶_蛹.JPG

羽化時,從枯葉的蛹殼裡伸展出陽光般的亮黃翅膀,搭配黑絨布質感般的前翅披肩,高貴典雅,幼蟲和成蟲反差之大,彷彿從灰燼中誕生鳳凰。

黃裳鳳蝶_雄1.jpg

黃裳鳳蝶_雄2.jpg

黃裳鳳蝶_雌2.jpg

黃裳鳳蝶_雌3.jpg


黃裳鳳蝶的雄蝶與雌蝶長相略有不同,雄蝶的後翅是乾淨的黃色綴有黑色花邊;雌蝶的後翅底部有一排「A」字斑紋,腹面與背面都有,這要是成績單的話,那就是張好幾個 A 的成績單,參加會考穩上第一志願。而既然祂是蝶園裡的大明星,有了這一排的A字標章,自然成為了明星中的A咖。

黃裳鳳蝶_A字.jpg

compare_黃裳_腹.jpg

compare_黃裳_背.jpg


運氣好的時候,在蝶園裡可以看到剛羽化還在晾翅的黃裳,此時就是觀察的最好時機。

如果是雄蝶羽化,那牠尾端交尾用的把握器,

黃裳鳳蝶_雄_羽化.jpg

或是平常藏在翅膀夾層中,用來吸引母蝶的發香鱗,都有機會看個清楚。

黃裳鳳蝶_雄_發香鱗.jpg

如果羽化的是雌蝶那就更好了,雄蝶通常會在雌蝶剛羽化還沒法飛的時候來個霸王硬上弓,強娶新娘,此時等在一旁看好戲的拍蝶人,便可以把黃裳交尾的畫面輕鬆入鏡。

懸掛一旁的蛹殼,說明這隻雌蝶是剛羽化還在晾翅膀就被雄蝶給逼婚了。而黃裳鳳蝶成蝶因為身上有毒沒有甚麼天敵,有恃無恐所以可以好好辦人生大事...嗯..蝶生大事,這對蝴蝶交尾時間超過三小時,實在很厲害。

黃裳鳳蝶_交尾.JPG


清華蝶園很容易見到的黃裳鳳蝶,在野外卻甚為少見,為什麼?

應該不是被人抓光的,黃裳是保育類動物,抓牠是違法的行為。野外數量少,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野外環境險惡,存活不易。幼蟲身上雖然有毒性,鳥類等掠食者不會吃牠,可是寄生蜂、寄生蠅可不在乎,照樣把黃裳的幼蟲當作寶寶的食物。

這隻被寄生蠅盯上的幼蟲,應該是沒機會展翅飛翔了。

黃裳鳳蝶_幼蟲2.jpg

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黃裳鳳蝶幼蟲的胃口太好。蝶園裡有時會發現好幾隻胖嘟嘟的黃裳幼蟲,聚在一根被啃光樹葉的馬兜鈴藤蔓上乾瞪眼,幼蟲吃光葉子後,會開始啃食樹皮,樹皮被啃,上方的藤蔓就死了,這時牠們便只能餓肚子。蝶園裡有一群志工不斷種植新的食草提供給幼蟲吃,可是在野外,被誘蟲啃光的藤蔓要很久才會重新長出來,在這之前,黃裳要嘛另覓居所,要嘛只能等死了。

同樣吃馬兜鈴的其他鳳蝶,例如紅珠鳳蝶(紅紋鳳蝶)、麝鳳蝶(麝香鳳蝶),食量沒有黃裳這麼大,因此遠比黃裳常見。

黃裳鳳蝶_幼蟲3.jpg

拍蝶已經拍了好一段日子了,現在看到某些拍過很多次的蝴蝶已經沒甚麼按快門的慾望,可是黃裳不同,即使已經拍了很多照片,只要看到依然會忍不住追著牠獵取畫面,畢竟,牠可是蝴蝶裡 A 咖大明星呢。

arrow
arrow

    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