樺蛺蝶_3.jpg

波蛺蝶(樺蛺蝶),以蓖麻葉為食草,喜歡空曠的地區如荒地與海岸。紅褐色的翅膀展開時,從後翅到前翅有著一圈一圈同心環形花紋,像是一圈圈的年輪。

今年到中部去賞蝶時,遇見一隻波蛺蝶媽媽產卵,於是便帶回家觀察記錄生長過程。


2015.11.10  產卵,淡黃色圓形的卵上密生細毛

樺蛺蝶_卵.JPG


2015.11.15  一齡蟲,身上布滿細毛。

樺蛺蝶_一齡蟲.jpg


2015.11.17  二齡蟲,細毛開始分岔,頭部長出短短的肉棘。

樺蛺蝶_二齡蟲.jpg


2015.11.19  三齡蟲,頭上肉棘變長,身上的細毛也變成多分叉的肉棘

樺蛺蝶_三齡蟲.jpg


2015.11.22  四齡蟲,身體長出紅點與白斑。

樺蛺蝶_四齡蟲.jpg


2015.11.24  終齡蟲,除體型變大以外,側面出現紅黃色條紋。

樺蛺蝶_終齡蟲.jpg


2015.11.27  化蛹,蛹為綠色帶點灰褐色,狀似捲曲的枯葉。

樺蛺蝶_蛹1.jpg

樺蛺蝶_蛹2.jpg


2015.12.07 晚上19:00 羽化,第一次遇到晚上羽化的蝴蝶,不確定是這隻特別不同,還是所有波蛺蝶都是晚上羽化?

樺蛺蝶_1.jpg 

樺蛺蝶_2.jpg

從卵到成蝶,整個幼生期未滿一個月,而且只用了三片的蓖麻葉就化蛹了,算是非常好伺候的蝴蝶


波蛺蝶幼蟲在野外非常容易找,因為它們體色很鮮豔,在綠色的葉子上顯得非常顯眼,而且它們都很大方地棲息在葉面之上,很少躲在葉背。因為蓖麻是有毒的植物,波蛺蝶幼蟲天天服毒,想必身上也帶有毒性,所以才會膽子這麼大,不怕掠食者來找麻煩。

樺蛺蝶_蓖麻.jpg


波蛺蝶在台灣南部是普遍的蝶種,可是在台灣北部很少見,去年開始在新竹南寮漁港發現它們的蹤跡,今年進一步擴散到新竹市區、清華蝶園、新豐紅毛港等地,有逐漸北移的趨勢,這或許可當作是氣候暖化的一個證據吧。

樺蛺蝶_4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