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說學校生物課作業要養毛蟲觀察,要養就養以前沒養過的,花鳳蝶太常見,白粉蝶太討厭(我是農夫嘛),這些都不考慮,食草難以取得的也不考慮,最後決定養金斑蝶,幼生期短,食草容易取得,蝴蝶和幼蟲都很搶眼,拿來做作業正好。
通常金斑蝶都以馬利筋為食草,但是這次我們用唐棉球作為食草,因為剛好可以拿到許多小苗,而且小苗上已經有金斑蝶產卵其上,觀察飼養就這麼開始了。
5月7日
唐棉球上找到兩顆卵,一顆白色,應該是剛產下不久,可以用來觀察卵期有幾天;一顆黑色,應該已經快要孵化了
當天晚上,黑色那顆卵就已經孵化,剛出生的一齡蟲身長不到2mm,頭殼黑色,身體帶著淺淺的綠色,上面有許多細毛。
隔天再觀察,這隻一齡蟲把有白色卵的那片葉子給吃了,卵也不見了,估計是幼蟲把葉子和著蛋當成沙拉吃掉了,這下沒法紀錄卵期多久了 XD
5月9日
二齡蟲,從剛出生的2mm長成6mm,兩天成長了三倍,原本淺綠的身體變成黑白黃相間的顏色,身上的細毛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是三對短短的肉棘。
接下來幾張照片都是兒子照的,看來他對照片的品質要求實在不高...
5月11日
三齡蟲,大約15mm,又長大了2.5倍,人家說小孩「一暝大一吋」,毛蟲是「一暝大一倍」,好厲害。身上的肉棘變長,呈現暗紅色。
5月13日
四齡蟲,大約25mm,身上的肉棘更長了,肉棘底部呈現鮮紅色,非常顯眼。
5月15日
終齡蟲,大約35mm,變得更大更胖,身上的肉鼓脹得彷彿要把皮都給撐破了。
兒子的照片品質實在令我難以忍受,決定自己來拍,終齡蟲身上黃黑紅白的配色真是漂亮,這些顏色在綠葉叢中是非常醒目的警戒色,提醒掠食者:「有毒勿近」,因為牠們吃的馬利筋、唐棉球都是夾竹桃科的有毒植物,幼蟲身上累積的毒素足以讓不長眼的掠食者自討苦吃。
5/15日晚上
幼蟲準備化蛹,顏色變得比較暗沉,最後靠著尾端的絲座支撐,把自己垂掛在葉片上。
5/16 清晨,幼蟲順利化蛹,我也順利錄到牠化蛹的過程。
從 5/7 孵化到 5/16 化蛹,幼蟲期剛好 10 天
我最喜歡看幼蟲化蛹脫皮到一半,身上一半是蛹,一半還披著蟲皮的樣子,令人不禁聯想到聊齋誌異裡面畫皮那一章,脫下人皮之後,完全是另一副面貌!
蛹是嫩綠色,帶著螢光黃的斑點,像極了翡翠的項鍊墜子,令人愛不釋手。
5/22日晚上
蛹出現了淡淡的翅膀顏色,看來快要羽化了。
5/23日上午
蛹變成褐色,翅膀的顏色更明顯了,我從早上五點等到八點,一直摸不清牠到底甚麼時候要破蛹而出,後來我發現一件事,蛹上半部的皺褶,會隨著越接近羽化,皺褶被撐得越開,撐到極限時,就要破蛹而出了。
約莫 8:10,終於破蛹而出,我也順利錄到破蛹羽化的過程,從蛹裂開到蝴蝶鑽出來,過程約40秒鐘,要不是錄影機一直開著,很可能就錯過這短短的時間。
剛鑽出來的蝴蝶,可以看到牠的口器其實是兩根合在一起構成的吸管,也可以看到牠剛出來脹鼓鼓的腹部,不斷把體液擠壓到翅脈,把翅膀像傘一樣撐開。
剛羽化時皺縮的翅膀,大約十分鐘就完全展開了,可是此時蝴蝶還不會飛,還需晾翅一段時間。
從牠展開的翅膀沒有性標,可以看出這是一位金斑蝶小姐。
晾翅的這段時間,蝴蝶完全沒有行動能力,正好趁這個機會把牠的小臉看個清楚,牠的複眼、口器、還有腳上的勾爪都看得一清二楚。
一直到11:00,花了大約三個小時晾翅,蝴蝶才終於順利起飛,完成幼生期,進入另一個階段。
總結這次觀察
以唐棉球飼養金斑蝶幼蟲期10天,共五齡,約每兩天增加一齡。
蛹期8天,最後順利羽化一隻雌蝶,兒子的作業也順利交出去。